唐白瓷烧制技艺:古代制瓷技艺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19-08-14作者:来源:李学武牡丹瓷点击:9729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制瓷业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是洛阳周边的制瓷窑场出现了空前的兴旺发展。
唐白瓷烧制技艺始创、发展、传承于河洛地区,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开创了中国陶瓷制作“南青北白”的历史,被称作中国古陶瓷文化的“活化石”。
在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大家可以看到,一团高岭土,在捏花工匠手中,经过娴熟的手法揉捏后,便成了一片片惟妙惟肖的“花瓣”,再经过组合,一朵盛开的“牡丹”就出现在眼前了。
制作牡丹“花瓣”
捏牡丹“花瓣”
塑形
“牡丹”捏塑成型
“捏塑环节没有范图可参照,我们结合实际经验与个人想象,将花瓣、花蕊、茎、叶等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以丰富牡丹瓷的造型。”公司生产部经理李艳艳介绍,一朵“牡丹”一般有5层40片花瓣。捏塑成型后,这些“牡丹”被风干,经过煅烧、上色、施釉,再反复煅烧等十几道工艺后,一朵“牡丹”便制作好了。
手绘
施釉
上色
李学武是唐白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他在家传烧制技艺上,对白瓷产品进行了全面传承和大胆创新,于2009年创造出新派艺术陶瓷——洛阳牡丹瓷。据介绍,牡丹瓷以优质高岭土为原料,以洛阳牡丹为原型,以具有牡丹纹饰的瓷器为样本,继承以唐代白瓷烧制技艺为基础、兼具唐三彩等唐代陶瓷生产传统技艺,汲取雕塑造型、镂空捏花、装饰刻印、颜料釉色等众家陶瓷传统技艺之所长,采用全手工制作而成,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入窑煅烧
釉烧后的“牡丹”晶莹剔透
洛阳牡丹瓷诞生后,成为独具特色的新派艺术瓷种,同时,丰富了牡丹文化内涵,成为传承创新牡丹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唐白瓷烧制技艺”入选洛阳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目前,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传承唐白瓷古老技艺做出努力。
牡丹瓷作品
东方妞妞系列作品
2013年底李学武牡丹瓷系列精品被中国外交部和中联部选用为中国外交礼品,其中牡丹瓷精品“国礼”系列作品先后被国家领导人赠送给了百余个国家元首及领导人,受到了国际政要的好评。
(洛报融媒记者张光辉实习生吴小芳文图)
牡丹瓷创始人唐白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李学武
—END—
公司地址:洛阳市洛龙区郑村牡丹宫
公司网址:http://www.lyssmdc.com
京东网店:http://lixuewumudanci.jd.com/
抢购热线:
0379-63286777丨81818086
17603799777、18639287639、13183010990